灰腹角雉
中文名称:灰腹角雉
拉丁学名:Tragopan blythii
英文名:Grey-bellied Tragipan
分类地位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鸡形目 GALLIFORMES
科:雉科 Phasianidae
属:角雉属 Tragopan satyra
外形特征
雄鸟全长53~68厘米。额、头顶和耳羽为黑色,脸的裸出部分为金黄色,头顶有一对蓝色肉角,发情时能膨胀突出。颈为红色,上体栗红色,布满白色带栗红色边缘的眼斑。下体为烟灰色,带暗色羽缘。尾黑色。雌鸟上体褐色,布满白色圆斑及黑杂纹,下体及两胁为暗褐色并杂有棕色和灰白色斑纹尾为暗棕色。
虹膜为褐色;嘴角褐色;腿、脚粉红色或肉褐色。
分布范围
灰腹角雉在国内分布于西藏南部、东南部和云南西北部,在国外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缅甸西北部和不丹等,由于脸裸出部和体羽斑纹颜色的不同,共分化为2个亚种,在我国都有分布。指名亚种脸的裸出部为深蓝色,仅见于云南西北部的贡山;藏南亚种脸的裸出部为金黄色,分布于西藏南部、东南部的察隅、错那、墨脱等地。
生活环境
栖息于海拔2000一3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尤其是林下植被发达的潮湿常绿阔叶林带,冬季有时也下到2000或1500米左右的低山地带越冬。
生活习性
巢筑在树上,喜欢躲藏在林下灌丛或草丛中,多呈4—5只的小群活动。主要以植物嫩芽、种子、浆果为食,也吃昆虫、小蛙等动物性食物。
保护级别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国红皮书濒危等级 :R
IUCN等级: r
CITES: 1
致危因素 :主要是栖息地的林木砍伐以及拣蛋毁巢、猎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