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首页>
  • 科普教育
  • 分类
发表时间:2014-07-11 16:35:51 点击数:3211

长尾叶猴

 

长尾叶猴

中文名称:长尾叶猴

拉丁学名:Presbytis entellus

俗名:长尾猴,白猴,白脸猴

英文名:Hanuman Langur

藏名音译:萨拉、栅

分类地位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灵长目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叶猴属

形态特征

长尾叶猴是叶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70cm,体重约20kg。尾长达100厘米以上。颊毛和眉毛发达。长尾叶猴以几乎与身长相当甚或更长的尾部得名。体毛主要为黄褐色,额部有一些灰白色的毛,呈旋状辐射,面颊上有一圈白色的毛。身披灰黄褐色长毛(有的毛色暗些)。头顶冠毛,真如戴着一顶帽。眉毛向前长出,也很长。头、面、颏、喉都长有白毛,长相颇为潇洒。但初生时毛色不同,为棕黑色,到二至五个月大时成为浅灰色,随后逐渐变成黄褐色,成年才转成灰黄褐色。头部圆,吻部短,四肢都很长,尾巴更长,呈土灰色或灰棕色。

分布情况

中国的西藏聂拉木、樟木、吉隆、朋曲河谷、西绒辖河谷、亚东、墨脱、马藏布河谷、波曲河谷、吉隆河谷、门隅、洛渝等地,有喜马拉雅(P. e. schistaceus)和亚东(P. e. lania)两个亚种。

国外见于喜马拉雅山中段的印度、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巴基斯坦、斯里兰卡。

生活习性

长尾叶猴主要栖息在海拔2000—3000米的中、高山地带的山地松林或杉林里,是地栖性较强的种类,每天80%的时间都是在地面上活动,由于冬天的积雪很厚,因此当地人还叫它雪猴。平时喜欢结成十余只的小群或者接近100只的大群在一起活动,每天要花上5个小时来互相理毛。叫声比较低沉,经常发出“呜波”的声音,既是成员之间联络的信号,又对相邻的其他种群起到占有领地的警告作用。无论是在地面上奔跑,还是在树枝上跳跃时,总是把长长的尾巴弯曲着高高地翘起来,显得十分的神气。它跳跃的本领很高,常常一纵身就达8米以上,还能从12米高的树上轻松地跳到地面。

长尾叶猴常在河谷两旁林间石崖上出没,也有与熊猴在一起活动的,但长尾叶猴较为喜欢空旷地方,常集聚成大群,多达上百只。每个猴群各占一个活动范围,约三十至六十平方公里。各群的活动范围可以重叠,倒也和睦相处,甚至在同一树上两群相遇,也不争斗。每群各有自己活动的中心区,包括睡觉的树、喜欢吃的树和水源。猴群有的是清一色的雄猴群,有的为雌雄两性合群。如果单身雄猴闯进两性群,两性群的头猴会立即出击,驱赶这个闯入者。在雌雄两性群里,担任头猴的雄猴经常调换。这类雄猴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欺凌孱弱,作威作福。不过小猴子则受优待,可免挨打受欺。

觅食大多在早晨和黄昏,主要吃各种树叶枝芽,占食物总量的54%左右,取食的花朵约占食物的5%,果实约占37%。有的地方的长尾叶猴旱季可以好几个月不饮水,因为除了从植物中摄取水分外,还能饮用自己的尿以解干渴。长尾叶猴喜食各种果子、树叶、嫩芽、花朵等。通常在太阳起后出来觅食,中午作较长时间歇息,下午再进行活动和进食,傍晚回到树上睡觉。

保护等级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未列入

濒危等级:濒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海榆中线27公里处) 旅游热线:(86)0898-68526666 68529999(海口办) 65569366(景区办)
版权所有© 2012-2018 版权所有: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 琼ICP备13001955号 技术支持:中企在线  网站统计[总访问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