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叶猴
物种名称:灰叶猴
学名:Presbytis phayrei
英文名:Phayre's leaf monkey
别名:菲氏叶猴、法氏叶猴,也有人叫它“大青猿”
物种分类
灵长目
猴科
疣猴亚科
叶猴族
体型特征
体长为42—60厘米,尾长为64—86厘米,体重5.6—9千克。由于身体的毛色主要为灰褐色,或银灰色略带黄色,只有胸腹部为灰白色,因而还有“灰叶猴”之称。它的主要特点是冠毛较长,身披银灰色毛的灰叶猴,眼、嘴周围的皮肤由于缺乏色素而显得苍白,头顶的毛浅银灰色,有时较长呈冠状;腹面淡灰色或浅白色;幼体金黄色。眉额之间有较长的黑毛向前伸出,似黑色长眉。四肢细长,臀胝不甚发达。雌兽没有性皮肤肿胀的现象,在胼胝下面的生殖器官附近有一个白斑。
地理分布
灰叶猴分布在缅甸、泰国、越南和我国云南的勐养、勐龙、勐混、勐旺、景洪、耿马、盈江、勐腊、勐棒、景东、新平(哀牢山)、勐连、河口、屏边、沧源、保山、潞西、腾冲、金平、绿春、建水、勐遮、易武、文山、麻栗坡、马关、元江、贡山、福贡、泸水、云龙等地,共分化为3个亚种,其中2个亚种在我国有分布,栖息于云南西北部的为滇缅亚种,栖息于其他地区的为印支亚种。
习性
灰叶猴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茂密的阔叶林中,为昼行性,树栖猴类,早晨和黄昏觅食活跃,中午则躲于阴凉处休息,多在森林高层活动,很少下地。性喜群居,十分喧闹,主要以植物的叶、花、果为食,也吃鸟蛋和小鸟。常在树上栖居,攀援和跳跃能力很强,在树上纵跳时会翘起长尾巴保持身体平衡,活动时有一定路线,受惊时多按顺序逃窜,常于枝头快速跑跳,弄得树枝发出很大响动。
现存情况
灰叶猴的胆囊和肠道中生有结石,是因吞食的体毛与碳酸钙结合所形构成的,可以入药,药名也叫“猴枣”,特别是产于孟加拉国的菲氏叶猴的“猴枣”最为著名,据说可以长到鸡蛋一样大小,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因此在市场的价格非常高,菲氏叶猴也遭到了无情的捕杀,数量已经十分稀少,在我国境内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它的踪迹了。它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保护级别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