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野骆驼
名称:野骆驼
别名:野驼
学名:Camelus bactrianus
分类地位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骆驼科 Camelidae
属: 骆驼属 Camelus
外形特征
大型偶蹄类。体躯高大,体长220~350厘米,尾长50~60厘米,体重450~690千克,和家养双峰驼十分相似。胸部较宽,背具双驼峰,下圆上尖,呈锥形直立驼峰,坚实硬挺,不倒垂。尾较短。
四肢:细长,脚掌下有宽厚的肉垫。蹄子角化程度高,第三.四趾特别发达,趾端有蹄甲,奔跑起来健步如飞,时速可达80公里左右。
头部:头部稍长而小,头骨多凹突不平,鼻孔较大,耳短,上唇中央有裂,鼻孔内有瓣膜可防风沙,在遇到沙暴之前,可随时关闭而不影响呼吸。
毛发:全身被以细密而柔软的绒毛,毛色多为淡棕黄色,吻部毛色稍灰,肘关节处的毛尖棕黑色,尾毛棕黄色。
分布范围
现仅存在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国,主要在中国的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
生活环境
生活于戈壁荒漠地带。野双峰驼从生态地理特征讲,它属于亚洲中部极端干旱区域另星高矿化度水源分布点的特有动物,对极端干旱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耐旱和逐代传递信息寻找水源的能力方面。其栖息地不仅远离人群活动区的的环境严酷地域,同时是天敌难以存活的地带,自卫能力仅靠躲避、远离侵扰。
生活习性
主要采食红柳、骆驼刺、芨芨草、白刺等等很粗干的野草和灌木枝叶为食,喝又苦又涩的咸水。吃饱后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卧息反刍。野骆驼机警而胆怯,其视觉、听觉、嗅觉相当灵敏,有惊人的耐力。
野生双峰驼的活动,一般以十几头大小的集群为规律。在繁殖期,每个种群由一峰成年公驼和几峰母驼带一些未成年幼驼组成,有固定活动区域,除非季节转换时才进行几百公里的长途迁徙。另外,公的幼驼一旦到了两岁左右,就会被逐出种群,去别的种群争夺“领导权”。野骆驼的繁衍是在自然的优胜劣汰中进行的,能够适应严酷的生存环境的个体存活下来,其它的便自然死亡被无情淘汰。野骆驼的寿命一般在30岁左右。
保护级别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红皮书的濒危物种
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一级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