鼷鹿
中文名称:鼷鹿
拉丁学名:Tragulus javanicus (命名人:Osbeck, 1765 )
俗名:鼠鹿,小鹿,小鼷鹿,马来亚鼷鹿,改范(傣语)
英文名:Lesser Mouse Deer
分类地位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鼷鹿科 Tragulidae
属: 鼷鹿属 Tragulus
种: 小鼷鹿 T. javanicus
外形特征
偶蹄类中最小的动物,大小似免,体长42~48厘米,尾长5~7厘米,体重1.2~2千克。两性均无角,雌性獠牙短而不露,雄性獠牙发达露于唇外。四肢细长,主蹄尖窄。喉部有白色纵行条纹,腹部为白色。背、腿侧及体侧等阳光能直射到的部位,毛色黄褐。
前臼齿高冠具锐利切迹,吻尖而窄,鼻孔似裂缝,无颜面腺和足腺,脚长而细,每足具4趾。反刍,胃分3室,第3室退化。
分布范围
中南半岛,包括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缅甸,并至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等岛屿。中国分布仅是本种分布区的边缘,只见于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
生活环境
活动于低海拔地区的热带山地丘陵茂密的森林灌丛和草丛。
生活习性
常在河谷灌丛和深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进入农田。夜行动物,主要在晨昏活动,多单独活动。行动十分灵敏,善于隐蔽一般不远离栖息地。以植物嫩叶、茎和浆果为食,也吃青草。涉水之后会暂时丧失行走能力,此时常被人捕获。
一般情况下单只活动,只有到发情期才雌雄成对相聚一起寻食,交配后即各奔东西。是保留着许多原始特征的鹿类动物,也是一种体形很小的原始反刍类动物,在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很有价值。
保护级别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未列入
濒危等级:濒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未列入